24k金子的純度?
- 時間:
- 瀏覽:329
- 來源:可可黃金網
24K金指的是純度在99.96%以上的黃金,也被稱為足金或純金。24k是表明黃金制品成色的標識,正常的24K金呈赤黃色,摩氏硬度2.5,面心立方體結構,熔點為1064.43℃,沸點為2808℃,導熱性能良好。
24K金指的是純度在99.96%以上的黃金,也被稱為足金或純金。
黃金首飾的含金量以"K"來表示,1K的含金量為4.1666%。各種黃金首飾按含金多少分為24K(稱:純金或足金),22k,18k,15k,12k,9K等品種,計算方法是:4.1666 X 黃金品種。譬如,24K金首飾的含金量為4.1666 X 24 = 99.9984,即24K金首飾的含金量為99.9984%;22K為91.6652%;18K為74.9988;9K為37.4994。 黃金的含金量通常也稱為黃金的成色或純度。臺灣金首飾的常見品種為24K,18K和14k。歐美等西方國家常見的金首飾品種為18K和9K。
現在市場上常可見到標為24K GP,22K GP和18K GP的黃金首飾,其實,GP這兩個字母是“包金”或“鍍金”的英文縮寫,因此這些金首飾都是24K金,22K金,和18K金的鍍金首飾。
24k金常被人們認為是純金,但實際含金量為99.998%,有的商家為了炒作甚至推出“萬足金”的概念(含金量最高可達到99.999%,但是萬足金的說法并沒有得到國家的承認)。
在理論上100%的金才能稱為24K金,但在現實中不可能有100%的黃金,所以中國規定:含量達到99.96%以上(含99.96%)的黃金才能稱為24K金。也叫千足金。社會上對24K金的認識就是千足金。黃金及其制品的純度叫作“成色”,市場上的黃金制品成色標識有兩種:一種是百分比,如 g999等;另一種是 K 金,如 G24K金 、 G22K 和 G18K 等。
我國對黃金制品印記和標識牌有規定,一般要求有生產企業代號、材料名稱、含量印記等,無印記為不合格產品。國際上也是如此。但對于一些特別細小的制品也允許不打標記。國家標準GB11887-89規定,每開(英文carat、德文karat的縮寫,寫作K)含金量4.166%。